18.2.13


把幻想全擠一起然後,像彈簧球那樣四散


抽空一天將自己放置在自己的夢境中
一切都安靜的像浮在水面上的浮萍
下一秒沉進轉換場景我的好奇心,海
我是一隻藍鯨,眼睛裡是憂傷是快樂
獨行遊過我想去的所有一片景
時間都短暫,但烙印在心裡是鮮明
珊瑚礁的顏色。


然後回想,有多久我沒有這樣幻想著一切了





























客觀就成長了
執著就進步了



我們常在謠言中建立印象
然後將印象變做成像

拿最簡單的網咖來講
從小身邊的人大多會跟你說 
                   : 「 去網咖是壞小孩 ! 」

所以大多乖小孩便不去那樣的地方
而被身邊同學鼓吹著說去網咖就是帥
所以去了但發現網咖沒有如想像中的特別怎樣

其實網咖只是個用電腦的地方

不想回家所以跟三四個朋友約一約到那打發時間
逛街逛累了腳酸了到網咖用用電腦吹吹冷氣
各種原因,因人而異

哪來的壞字意思 ? 


我們吸收到的訊息真的正確嗎 ?
關於長輩們所灌輸的
關於身邊人所謠傳的

如果每個人都站在各種人的立場想想
社會就會少些混亂
我不喜歡談社會

所以就,做好自己的部分就好


而當你執著了這點
或許你會得到些什麼

比方真正能體會到對方的立場時
你會了解當下有人體諒你是多麼感動的一件事 ‧







4.2.13


就寫愛情,


我身邊沒太多人時常處於愉快的戀情中
大多都是小苦的暗戀

我通常是傾聽的那位
對於意見倒是沒那個膽子
因為我覺得  
                          「 每個人的際遇無時刻在改變 」


說話變小心翼翼
萬千叮嚀自己別灌輸他人對彼此的任何印象

人與人都是有微妙的一種關係
而我相信其實任何人都有和每個人在一起的可能
盡管所有旁觀者看似多麼不可能

都有可能因為任何場合事件語言氣氛而變化


每個人對愛情的定義輕重都不一樣
也有分為階段性的思考
如果撇清所有一切
那麼人都想戀愛吧

畢竟身邊有人陪著何而不為
做起任何事都是  1 + 1
甚至連勇氣心靈一切內在都有可能成長


而我現階段想做的事情太多
現階段的我比較自私的想做自己想完成的事

想想以前我總是把手機丟一邊
熬著夜都要做完自己手上的所有事
還曾一關機就關了一星期
只講了通電話 : 「 我這星期很忙 」便消失一個星期

想想真是超級惡劣

然而在這件事後仔細想想
我就是階段性不該談戀愛的那種人

但就算下了結論還是自責的很
對於那段時間的對象

每段感情都會有它的感激懊悔自責心痛
五味雜陳的感覺
而這種感覺會一直在回憶裡不時倒帶

於是輪迴甚至做個困鬥之獸

如果理性的判斷現階段的自己
或許談感情就會清楚些
兩個人的事
不是你有感覺我有感覺我們便在一起

個性理念相互摩擦
達成共識清楚的經營一段感情
你的事,他的事,我們的事

一個倚靠
感到輕鬆
談吐自然
各有各忙碌的事
也有陪伴彼此的時間
做一些彼此一起完成的事

這是我對一段感情的期待與看法
現階段,






3.2.13



Till death do us part.

對於這樣死亡方式告別的
近期多到令人悚然

這次上前跟伯父上香
沉重的快忘了呼吸




希望你們都平安
我比較自私的期望
在我們認識的時間內
你們都好好的


告別的方式是口頭上的再見